文章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快递 >

《活过100岁》提醒您:“别让网络医生误了你”

http://www.jknews.cn  2013-12-18 15:58:33  未知  编辑:郑锟谟

   ●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文| 墨阳

  《活过100岁》提醒您:“别让网络医生误了你。”网络已经成了医学大讲堂。大至疑难杂症,小至头疼脑热,我们身边很多人都依靠或者热衷于从网上获取日常保健、疾病治疗等知识。然而,依靠网络进行自我诊断或微博问诊究竟对我们有多大帮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医生说:网络问诊4大不靠谱

  李清晨: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医生

  网络问诊四大不靠谱

  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便宜东西没好货,更别说白给的了,患者最好还是选择付费的咨询。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拿人家手软,你都收钱了,还敢不认真对待么?但网络问诊就不一样啊,因为即使你说错了,给病人提出的建议导致病人病情恶化,你也无需负任何责任,在无需负任何责任的前提下对病人的诊断,医生敢诊断,你敢接受诊断吗?

  2.即使医生态度端正,你又怎么能保证给你在网上看病的医生水平?现在很多人网上看病是为了得到一个可供参考的意见,比如说某黑龙江的患者,并不想去北京做手术,但又怀疑黑龙江本地提供的治疗方案,那么他在进行网络咨询时,也许只是想让北京的医生帮着拿个主意。大量有这种需求的人群实际上是一个难得的商机,精明的商人们当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于是不少互联网企业纷纷邀请一些医生组成网络“问诊”战团,并付给一部分报酬。

  可问题是优秀医生的资源是有限的,水平越高的医生花在本家医院的时间就会越多,为了将这些优秀的医生拉入战队,企业只能开出高价。但就是这样被拉入战团的医生,其真实底细患者也很难摸清,有些人可能名声在外,只有身边的同事们很清楚他有几斤几两,也就是说,你付费咨询遇到徒有虚名之辈的可能性非常之大,这是必须要承担的风险。这种情况想来有些讽刺,本来就是因为不信任本地医生的水平,才上网咨询,但却有可能遇到一个水平更差的水货。

  3.专科不同,具体情况又不同。以外科来说,外科的绝大多数病人都需要亲自查体,否则不敢贸然提出诊疗建议。我所能解决的非常有限的问题,大部分都要在手术台上搞定。我认为可以通过咨询发布的方式让网友了解的医学常识,我会写成科普文章与网友分享,这部分稿费的收入相比于网上的付费医疗咨询算很低的,但却是更适合我的方式,也最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4.即使有病人行大运,在网上找到了既有责任心,水平又高,专业也对口的医生,但仍然存在误诊的可能。详细交代病史并提供全部的辅助检查结果。这种多见于在基层医院遇到诊疗方面的困难,患者需要更高水平医院的诊疗时,为避免不必要的折腾或者说少走弯路。如果仅有主观上的不适,而未进行过任何实质的诊疗行为,我不建议首选网络问诊,医生在门诊直接面对患者的时候还有相当程度的误诊概率,更别说只凭患者的叙述,怎能给出有价值的建议呢?

  余可谊: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医生

  网络只适合宣传健康科普知识,不宜看病

  我一直关注互联网在医学中的应用,2010年10月我在美国西雅图学习期间,曾经关注过美国的医疗机构如何使用包括Facebook、Twitter在内的社会化媒体进行品牌营销。从大的方面来讲,互联网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势必也会影响医学和健康产业的方方面面。因为许多病人已经在通过互联网寻找医生和医疗机构。医生需要根据病人行为习惯的改变来调整我们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到了社会化网络时代,未来社会化网络将深深影响人们的就医模式。这种变化会很深刻,利弊都有。以往一位患者来就医,来医院之前他可能并不认识医生,看过一次病或者几次病后可能再也不会与这医生有何瓜葛。微博这些社会化网络的出现,可以让病人更容易地找到医生,从看病之前对医生的早期了解到后期治疗过程的结果回馈。

  让大众知道正确的医学知识

  目前,微博在国内发展势头凶猛。但不容忽视的是,微博也有中国的特色,那就是非常浮躁。为吸引眼球,很多人不惜搏出位,不惜“重口味”,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势。这种做法与医学的严谨性存在很大的矛盾,因此医学界对于微博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

  一方面是年轻的医务人员积极开微博,而另一方面则是高年资的医生则相对谨慎。仔细想来,谨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普与专业知识分寸的把握。科普要求的是肯定性结论,专业讨论则是需要百家争鸣,两者有一定的矛盾,现实的尴尬是对患者的科普和医学专业人士内部的专业讨论都在一个公开的平台上。

  医生的天性多是愿意帮助别人

  很多时候,医生可能只是抽空上来看看微博上的新闻和好玩的事情。这时,他们一般会忽略这些咨询。有时候,他们可能正在和朋友聊天,畅谈人生。这些咨询的打扰就有点烦人,不过之后看到有意义的咨询,他们会选择性地解答一部分。当然,如果医生正在有意识地进行健康科普,并且这些问题正好是他感兴趣的领域,他可能就比较愿意多回答一些。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虽然微博健康咨询确实是一种干扰,但他们对那些有普遍性的问题还是会及时解答。医生的天性多是愿意帮助别人,毕竟也是举手之劳。对普通医生来讲,谁也不想背负微博疾病答疑的义务,只是在有空闲时选择性回答一些问题,而且这在某种程度上有违他们玩微博的初衷。

  网络医生解答难以提供完整信息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微博用于疾病咨询存在重大缺陷,它本身并非设计用于疾病咨询。140个字过于简单,病人提问、医生解答都难以一次性提供完整的信息。如果要完成咨询,很多时候需要多个来回的问答,医生的精力消耗很大。

  做一个临床决策,医生需要收集病史、进行物理检查,同时要结合生化检验、影像学资料等辅助检查,才能做出诊断和制订治疗计划。即使是面对面的门诊,也不可能一次就把问题搞清楚。因此很多时候医生会出于负责任的态度拒绝回答一些问题。此外,微博上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弱联系,双方相互了解程度有限,而医生更倾向于回答已经认识的人的问题。

  总而言之,微博在医学中的应用只是初步的阶段。互联网已经改变了许多行业,但对于医疗行业或者更大范围的健康产业的冲击才刚刚开始。

  本刊观点:网络问诊警惕骗局

  ● 面对面就诊更可信

  在网上查询远不如去看医生。互联网诊断缺乏医生看病时推断的过程,搜索引擎无法将使你感到宽慰的页面排在引起恐慌情绪的页面之前;而事实上,引人惶恐的文章在网络中往往排名很高。网上稀奇的、令人恐惧的事往往多于平常事。比如,头疼绝不是简单的咖啡因摄取不足,很可能是脑肿瘤。

  别把搜索引擎当成宝 ,身体不适一定要去看医生。相比网站,面对面的医生更可信,并且,医生所为你提供的信息质量更为平衡。例如,在某些网站上输入“胸口疼痛”,则“心脏病”会出现在前几条搜索结果中,不过“胃部灼热”和“肌肉疼痛”就不会同时出现,因为所读到的第一条信息可能会影响你的自我诊断。想摆脱第一印象是很难的,在那以后读到的一切信息都有可能成为你下诊断的依据。

  除此之外,不要只局限于当前症状,要留心之前的问题。例如,如果你有某疾病的家族病史,或心率一直略高,请跟医生说明,你提供的信息越多,医生诊断的准确性也就越高。

  尽早见医生问自己,我到底是想知道答案还是想确认下?人们在网上搜索,有时是为了应对恐惧。因此,有时普通的症状也会让你下一个很严重的结论。与一个重要的人或朋友分担恐惧吧,你的想法可能会变化。最新研究表明,人们在评估他人所受威胁时,往往比评估自己的要准确。依旧被臆想出来的病痛所折磨?那就去看医生吧。许多人的生活都会因此受到影响,早看医生总比惴惴不安要好。

  ● 网络陷阱如何防?

  网络问诊之所以让人心里不踏实,除了隔空诊断的准确性不高外,还有一点就是存在太多的网络陷阱。众多健康网站打着“专家”的旗号,一步步地钓患者上钩。

  网络问诊警惕医托

  刘先生就深受其害。前段时间他怀疑自己得了皮肤病,在网上搜到一家私立医院,在“专家在线咨询”的建议下开了800元的药物,使用之后未见好转,医生称“需要进一步用药”,这让刘先生有苦难言。

  以比较常见的“头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网页上一下子弹出众多健康网站,标题大都是“头痛了怎么办?”“头痛权威专家为你解答!”等惹人想一探究竟的字眼。我们点击其中一个网址进入后,发现网页右侧一栏是各大“专家”的头像和博士、教授等响当当的头衔。

  在这些健康网站,在线“专家”接受24小时咨询,但通常都是简单问个三两句话后就直奔主题——建议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注意上网核对是否具备医师资格

  “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是他们常用的伎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诱导患者到自己所在的医院看病或者买药,成了变相的医托、药托。”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所谓的“专家”,身份各异,靠谱点的还是个小医生,离谱的是不少人只经过简单培训就“上岗”,患者咨询,他就“百度”。

  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建议,在相关法规尚未健全的当下,利用网络寻医问药,在获得便利的同时,更应着手提高警惕,避开可能存在的陷阱。

  首先,要查明医生资质和网站是否经过认证。上网做健康咨询时,首先要核对相关人员是否具备医师资格、有无执业证。这些信息都可上卫生部网站“执业医师注册查询”栏目,输入相关人名查询以辨真伪。另外,要留心相关网站是否经过该医生实名认证和授权、由其本人发表观点。

  ● 网络就诊得不到法律保护

  在一些知名专家的微博上,常常可以看到患者口述自己或家属的病情,“急求”甚至“跪求”诊疗方案的求助帖。有医生多次表示,这样的患者的确让医生感到为难:答复,怕不能准确地因症施治;不答复,又怕让病人失望。还有医生表示,通过微博看病确实对传统的诊疗模式提出了挑战,但这种新方式是否能够得到法律的认可依然是个未知数。对此,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律师明确表示,在微博上“看病”,医患双方都得不到现行法律的保护。

  邓利强说,对医生来讲,按照医师法规定,未经亲自诊查,不得对患者出具诊疗意见。病人对自身病情了解未必全面,口述的症状也会有所出入,如果医生不经过“望、闻、问、切”,不借助检查,仅凭病人提供的不完整信息,是无权作出处方行为的。而从患者的角度来看,目前网络上的身份认证还没有达到实名化,开微博者提供的职称、职务、经历都可能包含虚假成分,开通微博也可能成为一些单位和个人推介自己或做广告的新形式。因此,一旦出现问题和纠纷,患者也将面临投诉无门的境地。

  邓利强建议,“微博医生”的作用应仅止于科普宣传和为网友提供下一步到医院就医的参考意见,而不是提出具体的诊疗方案。患者在网上求医,难以保证准确性和有效性,所以一旦生病了,还是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这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做法。

  附:以上文字版权所属康颐《活过100岁》杂志,阅览更多敬请链接http://100.laoren.co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搜索:
    发表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明星靓妆

    心理

    美容化妆技巧

    整形

    版权所有 健康资讯网 不良信息举报 admin@jknews.cn 业务联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健康资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